一封感谢信里的“纸短情长”
本报记者 李阳
“感谢医务人员帮我治愈了困扰多年的‘心’病,如亲人般的照顾,让我暖在心头,真心点赞!”1月7日,79岁的冯女士和家人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心衰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手中,对医生们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表示肯定和赞扬,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和精心照料表达了感谢。
冯女士被“心病”纠缠20余载,稍一活动,胸闷、气短、胸痛、晕厥等症状便接踵而至。多年辗转求诊,虽被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却因未能接受规范系统的诊疗,病情迁延难愈。
2024年9月1日,冯女士慕名找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田焕。在为冯女士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后,医务人员敏锐地察觉到其存在重度主动脉瓣钙化伴狭窄的情况,迅速向上级医师汇报,立即对患者的病情展开全面评估,建议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然而,冯女士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犹豫再三后,选择了保守药物治疗。此后,田焕密切关注冯女士的病情,经常给予健康指导,并告知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
2024年11月20日,冯女士的病情骤然加重,家属心急如焚,紧急将其送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就诊,接诊医生彭娜耐心询问病情,迅速安排检查。而此时,冯女士的病情发展迅猛,若不及时手术,随时可能面临猝死的危险。该院副院长、心胸外科专家刘晓峥为其会诊后,决定尽快实施手术治疗。考虑到冯女士还患有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手术风险高。医务人员一方面与家属积极沟通争取手术时间,另一方面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为其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该院的心外/心衰MDT团队精心制定了周全缜密的手术方案,以及中医诊疗与康复方案,为冯女士的康复提供了坚实保障。住院期间,病房医生不仅每天多次查房,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有专家、科主任等通过查房、会诊等方式,让冯女士的治疗更加完善、精准。
2024年11月25日,手术正式开始。麻醉、穿刺、造影、送瓣、定位、释放……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医务人员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术后冯女士复查心脏彩超的结果令人欣喜不已,原本狭窄的主动脉瓣已完全恢复正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康复出院,折磨其20多年的症状也随之烟消云散,困扰她多年的“心”病终于被成功治愈。出院后,冯女士的家人用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和一面鲜艳夺目的锦旗,向科室及其医护团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与谢意。
面对患者如此诚挚而热烈的“表白”,田焕连称意外。在她心中,自己与同事们不过是日复一日地践行着医护人员的职责,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信任都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感谢患者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与褒奖,这将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今后,我们必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鞭策自己,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田焕说。
https://m.tcsrm.cn/2025/0116/321494.html?isShare=true